作者:汽车大观 时间:2025-08-18 浏览量:98122
中国汽车,正在跑出“加速度”。
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大关,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突破50%。如果说汽车销量的竞技是产业影响力的直观展现,那么汽车后市场的规模与成熟度,将成为衡量中国汽车产业能否真正登顶全球的关键标尺
面对这个被冠以“中国最难标准化行业”的万亿市场(据艾瑞咨询数据,2025年预计达1.7万亿元),途虎养车通过全周期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不仅颠覆了消费者“买车容易养车难”的认知,更是牢牢占据着“中国汽车后市场第一品牌”的地位。
途虎养车是中国最大且领先的独立汽车服务平台,其体系内超7000家工场店,规模堪比麦当劳。在中国的门店网络,构成了行业最广泛的服务触达体系。
这一领导地位,获得了权威机构的持续认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最新发布的“2024年生活服务业连锁企业TOP100”榜单中,途虎养车稳居汽车养护维修业态榜首。这已是途虎自2018年首次入选该榜单以来,连续7年上榜,并蝉联最近5年的汽车后市场行业第一。
这份殊荣,是市场与行业对其“第一品牌”地位的有力背书,也为整个汽车后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途虎养车标准化贯穿全周期
构筑行业基础设施
一直以来,汽车后市场行业面临真假混杂、价格不透明、服务无标准等痛点。这意味着,想要坐稳“一哥”,就需要改变原有行业运行的逻辑,需要建立信任“灯塔”。从货品到服务,提供及时便捷省心的服务,通过构建行业基础设施,让车主“买的放心,用的舒心”,真正缓解车主的养车焦虑。
这是需要一个企业具有构建标准化体系能力。
在汽后行业在此领域的诸多尝试中,可参考的是途虎养车。途虎养车2024年年报显示,途虎收入的支柱板块是“轮胎和底盘零部件”,全年实现10.4%的增长,这也反映出消费者对途虎的“货”具备认同感。据了解,途虎的轮胎均采用品牌商家直供模式,与马牌、米其林等品牌直签合作建立可追溯供应链,用户线上下单后由线下合作门店完成安装。
途虎养车门店的服务流程,也完全透明管控。在服务方面,途虎提出了“途虎八步”服务流程,精细到每一个动作都有标准,这些标准化流程执行,也深化了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比如借助AI技术的应用升级,消费者在途虎APP上输入车型就能自动匹配适合的保养方案,消费者可以通过途虎APP远程监督所有维修、保养、洗护流程,就像外卖能看骑手位置一样。
汽车后市场发展的“里子”,也是落在人才根基上。
途虎通过校企合作与超135所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基地,除了传统技师培养以外,每年还培养超1200名新能源技师,确保新能源技术人才储备。据了解,目前途虎接受新能源车技术培训的技师超4000人,具备低压电工认证的技师超过800人,新能源技师人才还将帮助线下7000家门店进一步推广技术,服务更多有需求的新能源用户。
而持续践行的标准,则是产业发展的长远坐标。途虎养车联合科研院所、整车厂、电池厂商等参与者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动力蓄电池维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等相关国家标准,途虎养车也成为汽车后服务市场唯一同时参与两项新能源国标制定的企业。此前,途虎养车也参与制定了我国首部新能源车售后服务规范、首部在用新能源车安全检验标准、首部新能源汽车维修职业标准等三项新能源相关标准,已发布并实施。
至此,途虎养车正系统性地解决养护领域的关键痛点——货不对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触达难、人才缺口显著。
途虎养车精准卡位油电共存
“第一品牌”引领后市场服务破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后市场服务需求也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也导致汽车后市场格局呈现“冰火共存”的态势:一边是传统燃油车后市场,随着平均车龄突破6年,进入维修保养黄金期,另一边是新能源车催生的“美容”业务暴增。
在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看来,国内汽车服务业和后市场产值要大幅超过汽车制造业产值,但总的看国内汽车后市场仍处于变革和调整期,汽车后市场的开发程度大大落后于汽车制造环节,潜力很大,需要有头部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和规范引导。
审时度势,能否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精准卡位”,就成为汽车后市场破局发展的关键抓手。
途虎养车作为中国最大且领先的独立汽车服务平台,除了保持燃油车市场的地位外,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具备从汽车养护到三电检测和维保能力的企业,是少数既能覆盖传统养护,又能支持新能源三电系统检测、维修的服务商。
针对动力电池健康养护等三电系统相关需求,途虎养车深入布局三电检测、三电养护、三电维修、三电延保等业务。其中,在三电检测方面,针对6年及以上新能源车年检需求,推出线上云检、线下深度检测等细分业务;在三电维修方面,为缓解电池维修费用高的用户痛点,推出“电池包开箱维修”服务——这种更换单个模组的模式,相较整体更换的成本大幅下降。
数据显示,2024年途虎养车平台新能源汽车交易用户数达到270万,同比增长105%,在平台总交易用户数中的占比超过了11%,而在车龄小于三年的交易用户数中,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占比已经超过30%。
同时,途虎养车与厂商联合上线多款窗膜、隐形车衣、改色膜等新品,并全面升级途虎养车美容中心。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超过5700家途虎工场店拥有轻美容能力。2024年单日线上轻美容订单峰值接近12万单,达到2023年单日峰值的1.9倍。
“输血+造血”生态范式
途虎养车驱动行业升维
吴松泉认为,汽车后市场是国家提振汽车消费的重要内容,“十五五”期间将进一步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生态重塑和规模提升将是主旋律。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更像一场生态升维。
途虎养车于近日启动了“十亿补贴,万店同行”计划,未来将向汽车后市场行业投入十亿补贴、百亿流量,将向工场店投入十亿补贴加盟费、管理费和房租等方面支出,对于获得“口碑好店”称号的加盟商,再开新店加盟费全免,鼓励高口碑加盟商裂变发展。
这种生态化赋能模式,已超越传统加盟关系。通过资金、流量、运营、物流配送、供应链等全方位支持,大幅提升新店获客效率与经营韧性,构建“用户需求—加盟商成长—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正向循环新生态。
除了加盟商,途虎与品牌商们的合作,早已不局限于提供正品直供,更深入到技术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推广等关键节点。
以米其林和普利司通为例,这两个全球头部品牌,2024年在途虎的轮胎销量同比增速超60%和50%;马牌与途虎独家联合首发了搭载两项核心技术的新品,新品在途虎上线仅三个月,便实现了单月销售破千条的记录,这也是马牌首次将全球最高规格旗舰产品在中国首发。
这种“深度捆绑”的生态体系,让正品保障从口号变成可触摸的现实,消费者所购买的,不仅是标准化的服务本身,更是整条供应链所承载的信任背书。
据了解,借鉴在国内市场积累的数字化运营、供应链管理与服务标准化经验,途虎将逐步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的地区,输出中国汽车后市场创新模式,参与全球竞争。
这也意味着,一场始于企业战略、成就于生态共赢的变革,或将重塑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后市场的未来格局与底层规则。
相关阅读
热点排行
汽车大观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