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梦怡 时间:2019-05-06 浏览量:119
中国市场,堪称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下简称“大众”)的“命脉”所在。
2018年,在中国汽车市场出现2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的局面下,大众在华实现全年交付新车421万台,同比增长0.5%,占据大众全球交付量的近40%。
2019年,是大众进入中国市场35周年,为了抓紧布局中国市场,今年还未过半,大众的动作已是一波接一波。
在4月的上海车展期间,大众揭幕了包括4款全球首发车型在内的5款全新SUV,其中包括3款全新车型,2020年,大众将另有6款大众汽车品牌的全新以及衍生车型上市。
光有产品还不够。“最近的集团董事会上达成了一个决议:今后每季度,集团董事会会来到中国开一次董事会。”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表示。
无论是产品还是战略、当下还是未来,大众都已对中国市场“全面狙击”。
SUV全线布局
今年一季度,大众品牌在中国的交付量为703,400辆,同比下降6.9%,不过SUV车型的交付量增加了40%,目前,大众SUV车型已占大众品牌在中国交付总量的20%以上,2018年的这一比例为13.5%。
大众也正在全球范围内有意识地提升SUV车型的销量占比。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明确表明大众的SUV战略愿景:截至2025年,该品牌全球售出的乘用车将有50%为SUV车型。
2018年被大众视为“SUV 之年”,去年3月,大众一口气推出了4 款全新 SUV。而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大众又发布了包括4款全球首发车型在内的5款全新SUV,中国用户可以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购买到这些新车型。
为什么大众要花大力气在华布局SUV产品线?
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之前上汽大众拥有途观、途昂等多款主打SUV车型,但在自主品牌以及日系品牌如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的集体发力下,之前上汽大众SUV车型所受威胁越来越大。
所以不断完善SUV的产品线布局,是大众应对挑战的做法。新近上市的T-Cross和即将上市的途昂X,将使上汽大众完成从小型SUV到中大型SUV的产品规划,一汽-大众虽然目前发布的产品较少,但在未来,SUV Coupé Concept概念车和SMV Concept概念车未来将由一汽-大众量产。
“未来两年,一汽-大众还将推出3款重磅SUV,实现从小型、到紧凑型,再到中型和中大型SUV的覆盖。”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经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修惠说。
这也表明,到时大众在中国将拥有至少 12 款 SUV 车型,实现10-50万元SUV的全覆盖,而且在每个细分市场,都至少会有两款产品投放,一如现在的轿车市场。
对比其它合资企业,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做到如此完善的SUV布局。
电动化重心转移中国
“大众汽车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的电动车品牌。”冯思翰说。
虽然大众的电动化进程并不算早,但它的新能源布局却十分激进。中国作为布局新能源最成熟的市场,将在大众的新能源战略中起到关键作用。
今年3月,大众携手南北大众发布三款纯电动轿车:高尔夫纯电版、朗逸纯电版和宝来纯电版,正式开启大众在华纯电动元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发布的ID. Roomzz约在两年后率先于中国推出。
同时,此前大众的生产技术和车型技术是由德国总部完成,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会将重心转移到中国。今后,大众将技术研发和企业发展决策权下放至中国市场来执行,据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弗兰克·威特透露,2019年,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中国市场增加40亿欧元的投资额,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的生产和研发等领域。
而由MEB平台生产的电动车会逐渐成为市场主力。这个平台是基于电动车的模块化平台,具有能够兼容不同级别车型的特点,未来这个平台也将会向其它车企开放。
“为了应对双积分,即使我们的市场份额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每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也会多生产一百万辆左右的汽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发展MEB平台工厂的布局。”迪斯说。
首批基于MEB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将会于2020年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和上汽大众安亭工厂下线。迪斯表示,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于2028年前生产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将产自中国。
不过,在罗兰贝格总监执行王柯看来,目前中低端电动车三电和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总成系统的成本还是有相当差距,如果单纯地将现有传统燃油车型“电动化”,价格劣势会凸显。
“觊觎”股比变动?
2018年4月,中国宣布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拥有三家整车合资公司的大众,也对股比的调整问题十分关注。
“现在股比开放的大环境,意味着大众汽车集团将来在中国可以有全新的发展,也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选择。”冯思翰表示。在3月的大众年会中,迪斯也透露道,目前正在与中国合资伙伴就合资股比调整进行谈判,将最快在2019年下半年、最晚于2020年上半年宣布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以及合资股比的调整情况。
针对此番大众的说法,上汽集团发布官方声明,对大众集团单方面提出股比变更,从未和上汽集团进行沟通“表示遗憾”。声明强调,上汽与大众对合资企业拥有同等话语权,重大决策必须由双方协商一致决定。
随后,又有消息传出江淮大众的股比将发生变化。外媒报道,大众汽车正考虑收购中国合资伙伴江淮汽车的大量股份,并已聘请高盛集团担任该计划的顾问。
然而江淮汽车也澄清称,在新能源乘用车合资合作的基础上,双方一直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探讨,截至目前,尚未形成任何正式的方案。
相对于江淮的回答,大众中国则回应称,大众汽车集团欢迎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并密切关注其对我们的业务以及合作伙伴所产生的影响。为确保在中国市场不断取得成功,我们乐于与合作伙伴探讨各种可能性。
“图谋”股比之变,已成为大众公开的秘密。但要看到,大众在华三家合资公司距离合同到期均超过10年,如果没有中方同意,大众很难提升股比。“在合约未到期的情况下,理论上说,现有的合资企业当中股比是可以不改变的。”中国市场学会营销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薛旭分析道。
除了近期的密集动作,此前新成立的捷达品牌以及去年年底和滴滴出行成立的合资公司,无不彰显出大众的野心。
这些宏伟计划,能否为大众带来预期的市场?
今时不同往日,不同于此前依赖外资技术的被动局面,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的话语权大大增加。原大众集团董事长哈恩也表示,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汽车市场,高度发达的数字化以及相应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也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如果说汽车工业的昨天来自欧洲,那么汽车工业的明天很可能会在中国。
所以,相比35年前的“吃螃蟹”的勇气,如今大众的野心更需要谨慎落地,毕竟现在不是中国市场需要大众,而是大众需要中国市场。
相关阅读
热点排行
汽车大观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