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款发动机入围“中国心”2020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实车测试名单

作者:汽车大观 时间:2020-10-23 浏览量:104

10月17日,由汽车与运动杂志社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心”2020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简称“中国心”评选)入围实车测试,在天津内燃机研究所静海试验场拉开帷幕。来自一汽、上汽、上汽通用、东风、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江淮、广汽等近二十家车企的15款入围发动机整装待发,准备接受来自“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们的检阅。将近150人的参会规模,让今年的实车测试规模再次创历届的历史记录,车企间的技术交流也更加开放和深入。

今年入围的15款发动机分别是:江淮汽车1.2T汽油机(搭载车型嘉悦X4)、一汽-大众1.4T汽油机(搭载车型T-ROC探歌)、广汽本田1.5L混动汽油机(搭载车型凌派锐·混动)、一汽红旗1.5T汽油机(搭载车型红旗H5)、上汽名爵1.5T汽油机(搭载车型第三代名爵6)、东风风神1.5T汽油机(搭载车型风神AX7)、比亚迪汽车1.5T汽油机(搭载车型宋PLUS)、领克汽车1.5TD MHEV(搭载车型领克06)、长安汽车1.5T汽油机(搭载车型UNI-T)、东风雪铁龙1.8T汽油机(搭载车型天逸C5 AIRCROSS)、一汽马自达2.0L汽油机(搭载车型CX-4)、上汽通用2.0T汽油机(搭载车型别克昂科旗)、长城汽车2.0T汽油机(搭载车型哈弗大狗)、上汽大通2.0T柴油机(搭载车型D90 Pro)、广汽传祺2.0T汽油机(搭载车型GS8)。今年入围的发动机中,有七款1.5L排量的发动机,几乎占据了此次入围机型的半壁江山。此外还有两款三缸机、一款混动汽油机和一款柴油发动机入围。















“技术模式趋同,技术路线实现方法多样化,是今年入围发动机的一大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许敏认为,今年企业入围的发动机整体技术水平较之往年有大幅跃升,很多发动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节能降耗、排放标准和NVH的技术指标上表现尤其出色。

“中国心”评选的实车测试分为三个主要环节:技术说明会、静态测评和动态测评。10月16日下午,在天津内燃机研究所静海试验场的会议室里,迎来了此次活动的第一个小高潮:这里举办的“中国心”2020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说明会上座无虚席。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主持说明会,对2020年度入围的15款机型进行简要的技术介绍。这个类似闭门会议的技术说明会气氛热烈,好像一个汽车行业的小型技术交流会。近二十家车企的发动机研发人员济济一堂,为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详细讲解他们参评机型的技术亮点和性能指标优势。说明会结束时,已经比预定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即便这样,无论是专家还是企业的代表仍然表示意犹未尽。

在行业内“禁燃”纷扰过后,汽车企业对传统发动机的研发热情不减反涨。今年“中国心”评选的情况看,整车企业的参评热情也是前所未有地高涨。“今年参评的发动机总体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各大整车厂纷纷推出具有国际技术水平的、以高热效率、高动力、低排放为代表的先进产品,说明‘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活动不仅已成为各大品牌同台竞技、共同交流的有影响力的金牌平台,更是中国乘用车发动机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中国一汽研发总院乘用发动机平台首席李金成表示。

在10月17日的实车测试的静态测评和动态测评两个环节中,各家车企技术负责人全程跟进,在为专家们解惑释疑的同时,车企间的技术人员也在现场进行了深度交流。比亚迪弗迪动力发动机性能研究室主任徐之勤表示,今年的评选活动组织得更专业、细致,企业间可以更多地了解同行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方案的经验。


风云十五载,见证中国好动力。今年正逢“中国心”评选的15周年,也是我们见证中国汽车发动机技术进步的15年。上汽集团乘用车技术中心总监徐政说:“发动机技术是整车的核心技术,对发动机性能和品质的对比需要有非常专业的评审,‘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唯一对发动机产品、技术进行专业评审的权威评选。15年来‘中国心’评选客观记录了中国市场发动机产品技术的发展和演变。作为企业,我们非常感谢汽车与运动杂志社发起的这样一个评选活动。”徐政还表示,在当前汽车产业技术大变革的时代,以发动机为核心的动力系统也面临诸多挑战,企业除了需要以更快、更多的创新应对技术的变革,也更需要“中国心”评选这样的活动,为企业搭建一个常态化的技术交流平台。

“15年来,‘中国心’评选一直坚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始终坚持以推动中国汽⻋发动机行业技术进步为宗旨,以引导消费者关注汽车内在品质,理性消费为使命,将历年优秀的发动机产品推向台前,推向消费市场。”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表示,这也是“中国心”评选能在行业中赢得企业广泛认同的基石。

相关阅读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