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漪垚 时间:2024-01-15 浏览量:36104
“我胆子很小,我根本不会去豪赌。”
2023年8月9日,比亚迪深圳总部,一辆崭新的腾势N7缓缓驶出,比亚迪迎来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回顾过去20年的造车路,王传福百感交集哽咽落泪,这个曾经被质疑豪赌新能源汽车,却坚持“做时间的朋友”,回应并非豪赌的人,终于迎来了花开时刻。
2023年已经过去,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永远地刻下了比亚迪“年销302.44万辆、中国销冠、全球销冠”的丰碑。
比亚迪的成功既非偶然,更不容易。从决定做新能源汽车拓荒者,王传福就清楚,从三电到平台,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突破和领先,否则成功将遥遥无期。
正是从那时起,王传福言及最多的是“技术”,对比亚迪的要求则是“埋头苦干、多干少说”。
也正因为“多干少说”,比亚迪的一些技术并不被外人熟知,比如:800V。
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800V竞赛元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超过16个品牌上市或发布了800V车型。尤其在2023年12月下旬,蔚来发布的ET9声称达到了900V,雷军也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秀了一把优越感,说自研的高压平台达到了871V。
“压力传给了比亚迪”,外界感慨,“唯一没有在800V上高调的就是比亚迪了,会因为800V而被赶超了吗?”
比亚迪:8年前就亮相了800V
比亚迪之所以在这场800V喧嚣中不吭声,不是因为压力,是觉得“没必要”。因为800V高压平台技术和车型,比亚迪早在2015年就已推出,并非什么“新鲜技术”。
最初搭载800V高压技术的车型,是2015款唐DM,其额定电压712V、充电终止电压820V。这是比亚迪“542战略”的首款产品,在2014年北京车展上率先亮相。
当时,比亚迪对2015款唐DM的宣传话术只有:最大功率370kW(503Ps),最大扭矩720N•m,0-100km/h加速时间为4.9s,百公里油耗2L。并未提及其高电压。
包括同期推出的2015款秦EV,额定电压633.6V、充电中止电压752.4V,也是比亚迪的高电压车型。
按照业内对于800V的一致理解,当整车高压电气系统电压范围达到550-930V,就称为800V。就像整车高压电气系统电压范围在230V-450V,都统称为400V。
所以说起来,比亚迪2015款唐DM和2015款秦EV,是如假包换的最早量产的800V车型。比亚迪在那时,即已掌握800V高压平台技术。而同期市面上的其他新能源乘用车,都是低电压。
为什么这么领先的技术,比亚迪当时却绝口不提?以至于到2019年4月,保时捷推出800V的纯电动车Taycan(额定电压613V),让大家认为它才是全球首款800V车型?
有了车,还得有桩
为什么现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会从400V,蜂拥至800V?除了更强的性能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让电动车补能更快,从而缓解消费者续航里程焦虑。比如宣传800V的车企,都会强调“充电5min,多跑200km”,或者类似话术。
但光有800V的车,并不能实现“充电5min,多跑200km”,还得有充电功率足够高的充电桩。要使充电桩的充电功率足够高,还得电压和电流都满足条件,因为“功率 = 电压*电流”。
我国公共充电桩的基本“国情”是:2015年,当时国内95%的充电桩,都是500V以下的低压桩。2017年开始,750V 高压直流桩,在新建桩中的比例逐年大幅提升。到如今,88%的公共充电桩都已超过750V,成为了市场主流。
充电桩电压是提高了,但电流却由于至今没有新的国家标准出台,一直处在根据国标2015协议标准,充电接口支持的最大电流不超过250A现状中。仅有2%的公共超充桩,电流超过300A。
电流不够,意味着800V的车在公共充电桩上,还是无法实现快速补能。这就是比亚迪对800V不吆喝的原因,一方面是王传福的“埋头苦干、多干少说”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比亚迪的思路:尊重“国情”,技术储备先行,解题循序渐进,做到了再说。
于是就有了在2015款唐DM和2015款秦EV推出同时,比亚迪全球首创了升压充电技术。这项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当时充电桩电压基本都在500V以下,与800V的比亚迪2015款唐DM和2015款秦EV,充电不兼容的问题。
比亚迪的升压充电技术,当时不仅实现了车桩兼容,升压功率超过 60kW,也很好地实现了充电效率,让用户获得了更好的补能体验。
此后,无论是800V车型,还是升压充电技术,比亚迪一直默默地做着产品丰富和技术突破。
比如:2020年上市的汉EV第一代车型,也是800V车型(额定电压570V)。2020年,比亚迪首创电驱升压充电,升压功率超过100kW。2022年,比亚迪发布油冷电驱升压充电,升压功率超过120kW。
对于电流小的充电桩现状,比亚迪则创造性地想出了另外一套办法:双枪快充,以便最大化利用现有的200多万根公共充电桩,也能实现超快充电补能。
双枪快充最实用?
双枪快充,简而言之就是:两把充电枪,同时给一台车充电。其原理就是电池组是先并联后串联,两把充电枪同时往一个电池包里充电,“就像两条小河同时汇入一个大海”。而且,即使两把充电枪的电流不一样,也不会对电池有损害。
比亚迪之所以会想到双枪快充,是因为这一技术有一大好处:相当于用升流的方式,解决了充电桩电流小的问题,既不需要改造现有公共充电桩,又实现快速补能。
以腾势N7为例,2023年7月,腾势N7率先使用双枪快充技术,400V的电池包用300A充电桩,单枪实现最大120kW充电功率,双枪最大充电功率达到230kW。双枪充电15分钟,多跑350公里。
当前,对于在推出了800V的车之后,如何解决桩的问题,能想到充分利用公共充电桩的车企,还只有比亚迪。其他车企更多是宣传自建超充站、超充桩。
可以说,整个2023年,不仅是车企争相推出800V车型的一年,也是车企大举许诺自建超充桩的一年。
比如:蔚来不仅发布了第四代换电站,在超充上更是表示,2024年将建成20000根充电桩。
极氪也表示,2024年要使极充站达到1000座;到2026年,极充桩总数预计将达到10000根,实现“千站万桩”。
小鹏、理想也都宣布了超充桩规划目标,小鹏是希望在2025年建成3000个具备超充能力的自营站点。理想是计划到2025年建成3000个超充站。
最豪横的是华为,华为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宣布,要在2024年率先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部署超过10万个全液冷超充桩。当然,这一计划将携手客户、伙伴共同完成。
极星、沃尔沃、路特斯、捷豹路虎四大豪华品牌也结成了闪充联盟,表示要规划建设运营约1000个闪充充电场站,但并没有给出更详细的时间规划。
总的来看,对于自建超充桩,车企们都已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番。但就当前来看,已经兑现的少,多是规划和许诺。
自建超充桩,也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巨大挑战:一是钱,二是电容。另外,即使超充桩大规模建成,原有的200多万根公共充电桩如何处理?是否形成资源浪费?也是现实问题。
战略不能豪赌
自建超充桩,首先是件极其烧钱的事。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经算过一笔账:建3000个超充站,至少需要100亿元。每个站的建设成本大概是340万元,这还只能是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小型充电站。如果要建设配备16根600kW超充桩的大型超充站,一个站点就是1个亿的投资。
除了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也是一大投入。尤其对于建在高速公路沿线的超充桩,平时车少、节假日车多,运营起来麻烦。长期不被使用的情况下,还易遭到荒废。
另外,电网容量也会制约超充桩的实际效果。受限于电网容量,有些车企已经建成的超充站,只能在单车充电时实现800V车型的最高充电功率,多车同时充电,就会出现功率分流,达不到宣传的补能效果。
对待800V,更准确地说,对待快速充电补能,比亚迪有着更切实际的冷静思考,这就是双枪快充:短时多补能,处处能超充。
比亚迪是凭着一个技术一个技术突破,步步为营取得今天辉煌成绩的企业,这样的底色就决定了其不会去豪赌超充站、超充桩。
就像王传福说过的:“战略不能赌,每一步都是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科学验证,而且是以社会需求,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底层逻辑是企业家社会责任。”
而且,比亚迪目前的技术储备,不仅800V、升压快充、双枪快充都有,还有复合直冷技术和脉冲自加热技术。
复合直冷技术是一项电池热管理技术,能确保多枪升流下的电池安全。脉冲自加热技术能够在-30℃极寒条件下,让电池满充时间降低30%,并且能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启动自加热,有效缓解北方冬天充电慢、电量消耗快的问题。
这些技术,意味着对于下个阶段的三电和充电需求,比亚迪也已经有了储备。未来的比亚迪产品,要达到4C、5C甚至6C快充速度,都不是问题。
就像比亚迪汽车工程院副院长凌和平说的:“比亚迪十几年前就能做出磷酸铁锂电池的20C充电、20C放电,这些年是根据行业整体发展情况,一点一点释放技术。”
除了800V,比亚迪有更值得关注和投入的技术。仅2023年1-9月,比亚迪在当期利润210多亿元的情况下,研发投入达到了290多亿元。
比亚迪也在2023年,推出了令人惊叹的新技术和高端车型。比如:云辇、易四方、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应急浮水能力,仰望U8、方程豹豹5、腾势N7等。
2024年,等待比亚迪去突破和实现的,显然还有更重要的技术,比如双智(智驾和智舱),又比如更新的插混技术DM 5.0。
相关阅读
热点排行
汽车大观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