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梦怡 时间:2019-05-17 浏览量:55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路梦怡
2018年受补贴退坡影响大幅下滑的微型电动车,又奇迹般地火了。
今年3月,比亚迪推出首款微型电动车e1;4月,新势力奇点汽车也推出了以丰田eQ为基础开发的iC3,与此同时,许多跨国车企也在加紧这一细分市场的布局,奥迪表示在2021年将会推出一款纯电动微型车,奔驰Smart也宣布要推出电动版车型……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明确表示,微型和小型电动车将是比亚迪另一个爆点。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也认为,中小型电动汽车才是市场的主要方向。
经历了“生死劫”后,在车企纷纷走向高端化的当下,微型电动车为什么又重新“得宠”了?
政策给予空间
区别于常规电动车和低速电动车,微型电动车又称A00级电动车,发动机排量小于1L,轴距在2米至2.2米之间。2018年,微型电动车经历断崖式下跌,累计销量为331642辆,同比下滑近半。
导致微型电动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补贴退坡。根据此前出炉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纯电动车型享受补贴的续航里程门槛是250公里,而微型电动车的续航基本都在250公里以下。
虽然补贴政策退坡是既定事实,但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另外一些关键政策——比如“双积分”政策,又给予微型电动车生机。
按照政策要求,国内所有年销量3万辆以上的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进口商,都要满足平均燃料值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这两项积分政策。微型电动车对技术要求较低、生产成本也较少,不仅适合于企业为早期占领新能源市场份额做铺垫,在“冲量”的同时还能获得积分,一石二鸟。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双积分”政策的压力不断增大,对于车企来说,只要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达到300公里以上,就差不多能拿到新能源汽车积分的最高分,更远远超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企自然愿意选择生产微型电动车这种续驶里程较长的小车,以更低成本获取更多积分。
除此之外,车企密集布局微型电动车,也和低速电动车受政策限制有关。
低速电动车俗称“老年代步车”。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低速电动车的市场保有量达到了400万辆,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扩大到1000万辆。然而由于存在生产不规范、质量良莠不齐、安全系数低等问题,在国家的大力整顿下,低速电动车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条件相近的微型电动车,就成了取代低速电动车的最佳选择。
符合出行消费需求
除了政策的推动,在消费者层面,微型电动车也具有着较大的需求。
中国微型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罗会明认为,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微型纯电动车是部分市民的硬需求。这些城市传统燃油车摇号困难,价格较低的微型电动车往往可以成为提前获得新能源指标的车型,而且由于性价比较高、操作灵敏,能够满足消费者灵活出行的需求,许多家庭选择它用做日常通勤。
“微型电动车100公里耗电大概在8度左右,如果以上海一度电0.31元计算,相当于花费2.4元就能行驶100公里。”罗会明表示。
三四线城市,更是小微型电动车广阔的市场。这些城市车主社交范围相对较小,出行半径一般不过50公里,出于对便利性、经济性等因素的考虑,尤为青睐小微型电动车。
广西柳州与上汽通用五菱结合发展的“柳州模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官方数据显示,其明星车型宝骏E100车主在广西柳州的日均行驶里程约为38公里,在柳州的日均启动率在85%左右。
在共享出行的风口下,微型电动车还成为了共享汽车平台的主流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市面上超过九成分时租赁采用小微型纯电动车,如GoFun出行采用奇瑞EQ,EVCARD采用北汽EC180,盼达出行采用力帆小盼熊等。
共享用车的价格是大多数用户是否选择分时租赁出行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报告显示,若按里程收费,78.8%的消费者在出行时接受1.3元每公里或更低的出行成本,按时间收费则集中于0.2~0.4元/分钟的区间。用户的需求也表明,共享出行公司只有选择购买成本较低的小微型电动车,才会大幅减少运营成本压力。
短板犹存
虽然车企大力布局,还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型的背景下,微型电动车的前途依然不太明朗。
微型电动车自身尺寸的限制,让它在未来的发展空间面临考验。天际汽车董事长张海亮表示,要想造好一台小微型的纯电动车并不比造好一辆级别更大的车要来得容易。A00级纯电动车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电机、电池、电控“三电”系统一个也少不了,同时还要兼顾乘员的空间,让本已局促的空间更加捉襟见肘。
虽然为了应对补贴退坡,如今新发布的几款微型电动车续航里程都超过300公里,但提升续航就意味着电池成本的变动,车价定然也会受到影响,这无疑会大大降低微型车的市场优势。
共享出行领域对微型电动需求虽大,不过经过几年的发展,依然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盈利难。为了缓解运营压力,很多企业削减购车数量或将汽车变卖,这将导致微型电动销量受到不小的影响。
另外,分时租赁市场在面临一个转型期,消费者对车型需求开始向更高端迈进,不论是出行公司还是车企都开始布局高端共享出行市场,微型电动车的市场自然会被进一步挤压。
与城市发展模式结合,是微型电动车发展的重要出口。“柳州模式”将成为微型电动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柳州模式”推广起来不会那么容易,因为这不仅需要城市地理位置的客观环境,也需要当地政府支持的主观因素。
“国家现在其实在洗牌,目前各种新能源汽车项目太多了,包括新造车势力,鱼龙混杂的情况的确客观存在。”中国微型电动车联盟副秘书长刘洪表示。
相关阅读
开启生态合力新篇章,首届大卓智能生态日暨2024卓界大会成功举办
大咖论道|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张永伟预测2024新能源汽车十大趋势
大咖论道 | 沈承鹏:中国汽车出海如何“闯关”?
大咖论道|武强:海外市场不是遍地黄金 零跑开启国际化新长征
热点排行
汽车大观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