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汽车大观|比亚迪:引领中国汽车“新航海时代”

作者:汽车大观 时间:2023-05-23 浏览量:27434

作者|王云朋

出品|汽车大观

1957年,在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约旦订购了3辆解放CA10,这是我国第一笔汽车出口贸易订单。由此,中国车企吹响了扬帆“出海”、进军海外市场的号角。

时间来到2023年,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品牌开辟出了一条海外市场的探索之路,并交出了亮眼的海外市场成绩单。

图片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达311.1万辆,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车的出口量占据总出口量约为三分之一,同比增长了近190%。

2023年,这种势头得以延续。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汽车企业出口137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114.2万辆,同比增长1.1倍。具体到4月份,出口量达到37.6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1.7倍。

图片

而翻开具体的销量记录,中国汽车出口高速增长的背后,新能源车企可谓“功不可没”。数据是最好的例证,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在国产汽车出口的占比超过25%。

趁着“新能源”这股东风弯道超车,将中国汽车产业推向全球市场,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长期的梦想。而眼下,在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绘就下,这个梦想蓝图的轮廓正愈发清晰。

汽车出海“乘风”逐浪

回顾中国汽车的出海之路,中国车企经历了整车出口、CKD (全散件组装)到全面当地生产,除了产业链升级再造,也包括技术输出,走出了一条从睁眼看世界到鏖战全球的商业之路。

让我们把时间轴向前移。新世纪之初的2001年,那是个汽车消费刚刚起步的年代,也是中国家用车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此时,尽管中国汽车产业还很弱小,但在政府“走出去”的号召下,部分车企还是开启了新的海外征程。

图片

此后,在经历了10余年的探索后,2012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辆。2021年,这一数据变成了200万辆。而在2022年,汽车出口则是突破300万辆大关。这一年,中国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汽车出口大国。

中国汽车出海,从1到100万,用了55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10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用了一年。汽车出口数据肉眼可见变化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具体来看,在第一个100万辆的55年间,2001年是一个关键节点,这一年,中国加入了WTO。而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分水岭,则是在2013年。这一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国品牌汽车出海的步伐进一步提速,开始加快实施属地化战略,不断提升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与此同时,有关汽车出口的政策红利依然在不断加码。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支持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提升在海外开展品牌宣传、展示销售、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

图片

另一方面,车企出海的举措同样符合市场规律。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已是一片红海,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国内市场已是存量市场的竞争。基于这样的市场背景,各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拓展全球市场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销量,也可以构建全球品牌价值体系。

此外,从全球大环境上说,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课题,环保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此背景下,全球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这也让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不断跑出“出海”加速成为现实。

换言之,得益于政策驱动与企业积极入局、高效发展,中国汽车品牌已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具备先发优势,加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臻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驶向“深蓝”的势头会愈发凶猛。

比亚迪擦亮“中国名片”

如果说,开拓国际市场、推出海外定制款车型……出海,正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发展的关键词,那么新能源车俨然已是中国车企出海征战的“利刃”。而比亚迪,在其中更是扮演了关键角色。

这一点,同样可以用销量来证明。数据显示,4月份比亚迪出口量达1.48万辆,同比增长15.5倍;今年1-4月,比亚迪海外销量约5.36万辆,已经接近去年全年5.59万辆的汽车出口量。

图片

换句话说,自2022年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开始,比亚迪已是中国汽车品牌中出口同比增速最快的车企。

在具体海外市场方面,比亚迪ATTO3(元EV)连续4个月获得泰国纯电汽车销量冠军;连续6个月蝉联以色列全车系单车型销量冠军;获得新西兰4月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获得新加坡4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除了产品出海之外,比亚迪还在加快海外建厂步伐。2021年5月,比亚迪开启新能源乘用车的全球化时代,并于当年正式布局欧洲市场,首站放在挪威,完成了1000辆新能源车的交付。

2022年,比亚迪加速开拓欧洲、亚太、美洲等多个地区市场,并迅速推进从产品出海到生产线出海。至今年3月,比亚迪泰国罗勇府工厂正式奠基,预计2024年开始投产,年产能达15万辆,该工厂生产的汽车预计还将出口至欧洲和东盟国家。同时,比亚迪还将在越南建厂造车。

一家车企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认识到技术投入的重要性,这恰恰是比亚迪在海外市场闯出一片天地的核心保障。

图片

资料显示,目前比亚迪已经通过刀片电池、e平台3.0、DM-i超级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四轮分布式驱动“易四方”,“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构筑起了坚固的品牌护城河。

在此基础上打造出的优质车型,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能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海外城市的关键所在。

“从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宏观环境、技术趋势和消费观的变革都将带来全新的全球化窗口期,随着产业迭代不断加速,新的全球化窗口间隔时间将缩短,未来十年或是中国车企的新一轮全球化机遇窗口期。”这是罗兰贝格在《中国车企出海白皮书》中提到的一段话。

图片

而在这个窗口期内,加速全球市场布局的比亚迪,是中国汽车最典型的企业,也是中国汽车成功出海的名片。

深耕沉淀+厚积薄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开启“新航海时代”并不容易。

面对这股汽车“出海狂潮”,中国车企应当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海外市场中纵横驰骋,乘胜追击?

对于这个时代课题,比亚迪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坚持技术为王,深耕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的服务机制和售后保障;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管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做企业如同栽树,技术创新就是重中之重的树根。聚焦到比亚迪身上,即始终坚守“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

图片

而正是这种技术初心,使比亚迪可以达成一个又一个的巅峰。在混动技术上,比亚迪不仅拥有领先同级竞品的DM-i、DM-p双平台混动技术以及骁云插混专用高效率发动机,还实现了多场景覆盖。

在纯电技术上,“刀片电池”一战封神,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唯一可以安全通过针刺测试并实现商业化的动力电池。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让车辆在安全性、操控性等方面得以全面进化,再次掀起技术革新。

如果说领先的技术是大树扎向泥土深处的根基,那么人才队伍就是不断扎根的内生动力。一直以来,比亚迪始终将技术研发人员看做最宝贵的财富。

据比亚迪财报数据,2022年其研发开支为202.23亿元,其中汽车项目开支为162.80亿元。在研发人员方面,比亚迪在2022年公开招募了2万名研发工程师,这也让其在2022年底的工程师数量达到了69697位。其中,硕士以上研发工程师的占比从三年前的7%提升到了12%。

图片

而在服务机制和售后保障建设方面,早在2006年比亚迪就建立了“精诚服务”的服务品牌,并始终以“为车辆提供无忧保障,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为品牌使命。截至目前,不仅已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透明化、云端化(如迪粉汇小程序、精诚长联系统)服务,还推出了以视、听、嗅、味、触“五感”专属服务为基础的4大服务场景,对服务和售后保障进行了全面提升。

作为一家注重汽车后市场的企业,比亚迪对“五感”体验的优化,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客户的尊贵享受,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向上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图片

随着越来越来多的车企凭借着新能源产品扬帆启航,走向海外,中国车企已经从过去全球市场的参与者,逐步变成全球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在新能源领域苦炼内功的比亚迪,展现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汽车的实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所说的,“未来引领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的目标,定会成为现实。

相关阅读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