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有一说一|蔚来:创新是最好的长期主义

作者:聂漪垚 时间:2023-09-27 浏览量:26767

9月21日,蔚来和李斌又被网友刷屏了,社交平台上,满屏都是对蔚来手机NIO Phone的关注和讨论。

但其实,始现真容的蔚来手机,并不是当天蔚来创新科技日发布会的唯一亮点。在李斌略带羞涩地笑道“谈不上遥遥领先,但真的很好用”,回应台下有人对蔚来手机喊出“遥遥领先”之前,李斌用很长篇幅讲解的蔚来全栈自研技术布局和成果,以及始终坚持研发创新的底层逻辑,在我看来才更具思考意义。

这场名为“NIO IN”的技术分享发布会,可以理解为Innovation of NIO,这才是当天蔚来真正秀出的“肌肉”,而NIO Phone,可以理解为蔚来坚持创新研发的又一个成果。

或许正因为这些,在分享“蔚来技术全栈”环节,李斌没有羞涩,只有自信和笃定。

蔚来是科技公司吗?

长期以来,蔚来用户企业标签根深蒂固,但借这次蔚来创新科技日,李斌显然要凸显蔚来的另一重身份:蔚来是家科技公司。

“人人都说蔚来是用户企业,服务做得好,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好,只是比大多数同行做得要好”,李斌笑言,“蔚来也是科技公司,我们的创新研发技术也是很领先的”。

从在技术研发的大举投入来看,从2015年至今,蔚来在全球6个国家、13个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拥有11000名研发人员,坚持全栈自研。

在研发资金投入上,蔚来更是舍得花钱。从2022年开始,蔚来每个季度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去年第四季度的研发费用更是多达近40亿元,今年前两个季度的研发投入均在30亿元以上。

“我们会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李斌表示蔚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不会降低,会达到每个季度营收占比的20%。

蔚来为何要看似不计代价地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如此专注技术投入和布局的价值有多大?

后面的内容将回答这一提问。而在揭秘之前,李斌先谈了他思考的三个问题。

李斌思考的三个问题

“目前是变革时期,到底要用多长的时间维度去看我们的投资回报,特别重要”,随着这句话,李斌道出了他所思考的三个问题。

第一,蔚来是用户企业,那从用户利益出发,能给用户创造什么价值?

第二,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蔚来能满足到什么程度?

第三,蔚来追求的体系化效率,到底是怎样的?

在李斌看来,这三个问题决定了蔚来研发体系的底层逻辑。

“我们的研发投入能不能从用户利益出发,能不能给用户创造价值,这是我们的一个底层思考”,李斌说。

“关注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是因为汽车的用户平均拥有时间达到5、6年,汽车自己的全生命周期更是长达10-15年,甚至更高。在这样一个全生命周期里,怎么保证用户从第一天用车,到持续用车、到卖车,这一围绕车的全程体验都很好,是我们在投入的时候非常关注的一个点。”

“我们关注体系化效率。与很多人理解的效率就是省钱、快不同,我们对效率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讲体系化效率,就是希望关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体系化效率。”

李斌认为,智能电动汽车给整个行业的研发,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需求视角。怎样从智能电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和它的本质,以终为始去思考,去倒推整个研发的逻辑,是整个行业都共同面对的问题。

打个比方,一辆智能电动汽车即使十年后,它仍有软件方面的需求,需要企业去维护去运营。还有电池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性能变化,六七年后,企业如何保证电池这样一个电化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以及如何回收?

这些都是智能电动汽车与从前的汽车不一样的地方,新旧汽车本质差异决定了用户需求差异,用户需求差异又决定了企业研发要有创新。

因此,蔚来在考虑研发体系时,要天然具备创新基因。“当你从用户视角去考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用户的需求,你的底层架构就不一样了。我们不光要考虑当前的用户体验,还要考虑十年后二手车、三手车的用户体验;不光是考虑车的体验,还要考虑那时候服务连接的体验。我们希望构建一个贯穿车的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服务模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保持体系化效率。”

李斌的这番话,解释了蔚来的技术研发是构建在一种复杂而庞大,全局出发通盘考虑用户需求满足,可以说是长期主义的体系逻辑。

这也注定了李斌和蔚来选择了一条几乎没什么短期回报的漫漫征途,但终点一定是星辰大海。

围绕业务布局技术全栈和创新

基于上述底层逻辑,也可以谓之为蔚来的初心,决定了蔚来的研发必定是围绕其业务来布局的。

李斌说,蔚来的业务规划为三大版块:智能电动汽车、用户企业、全球布局。这三大业务又细分为9个业务要素,分别是: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服务、社区,多品牌、多平台、多区域。

如何支持这9个业务要素拓展?李斌直言,这么多年总结下来,就是在12个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实际上,蔚来技术全栈就是包含这12个领域技术。

具体包括:芯片、车载智能硬件、车载系统、电驱和高压系统、车辆工程、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全景互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能源、人工智能、全球数字运营。

蔚来在这12个关键技术领域,基于全栈思路进行技术布局。而自研的目的,就是摆脱桎梏和“卡脖子”,就是创新,就是要实现技术领先和差异化。

蔚来从一开始坚持建立正向研发能力,随着多年来在各个技术领域的自研能力越来越深入,蔚来在技术体系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显著。在9月21日的蔚来创新科技日上,李斌公布了发布会内容的重头戏: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NIO Link全景互联、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全域增强领航辅助 NOP+按路开通,以及蔚来手机NIO Phone旗舰版。

蔚来天枢SkyOS

蔚来在NIO IN上发布了中文名为“天枢”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李斌说,这是汽车行业首个由车企自研并发布的智能电动汽车整车全域操作系统。

李斌进一步阐释,软件定义汽车,需要一个整车级的操作系统,一个跨域的、需要适应非常复杂的不同子系统需求的软件基座。SkyOS天枢通过构建“1+4+N技术集群”,涵盖整车系统、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及移动互联等多个领域,成为全面且领先的智能数字技术基座,“让全域子系统有机融合、高效协同”。

其中,“1”指“SkyOS - H”,即管理程序,支持座舱、自动驾驶域多操作系统需求,并提供安全基座。

“4”则包括:基于微内核构建的高安全、高可靠、高实时性操作系统“天枢SkyOS - M”;轻量化、高可靠、高实时性操作系统的“天枢SkyOS - L”;面向复杂、丰富的应用场景,构建的高性能操作系统“天枢SkyOS - R”;以及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天枢SkyOS - C”。

“N”则是指“SkyOS - 核心中间件自研”,采用SOA框架、应用框架、OTA、DCL、Diagnosis(诊断模块),PowerManager(能源管理模块),双安全,分布式处理引擎等。

目前,蔚来已经实现SkyOS–L在NT2平台上的量产,在NT3上面,要实现SkyOS全功能量产。

激光雷达芯片杨戬

蔚来还公布首颗自研芯片产品:命名为“杨戬”的激光雷达芯片NX6031。这是业界已经量产的首颗激光雷达主控芯片,具有集成度高、能耗低、性能强等特点。

李斌说,“杨戬”不能说是业界最好的芯片,但一定是业界最好的激光雷达主控芯片,采用8核64位处理器,并且加配8通道9bit的ADC,采样率高达1GHz,可高效捕获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原始数据。

在性能方面,“杨戬”的优势表现在:芯片功耗降低了50%,点云的处理延时优化了30%,点云处理能力每秒最大800万点。关键是,在功耗降低、性能提升的同时,实现了降等。

蔚来为什么要自己造芯片?李斌解释说,“搞芯片不是为了先进而先进,其实提升性能的同时,成本是很重要的考虑”。

在李斌看来,这颗芯片能帮蔚来省好几百块钱,从长期的思考角度讲,就是用近期的研发投入,换得企业长期毛利,这也是蔚来长期主义的一个底层逻辑。

城区NOP+将开“程”

在智能电动汽车都争相推进的智驾领域,蔚来揭秘了当初基于开“程”这一创新思路布局,马上要带给用户超强体验的城区NOP+功能。

简而言之,蔚来增强领航辅助NOP+将从高速进入城区,而其城区NOP+将以“城区道路里程”作为开放指标,为用户提供全域通行的点到点智能驾驶体验。

其特点就是,蔚来用户可以在蔚来APP上提交自己希望开通的城区道路,蔚来将此叫做“领航心愿单”。蔚来会从今年9月28号正式开始收集“领航心愿单”,然后在今年10月份开始交付“全域领航辅助”。

用户心愿路线开通后,用户即可在该条道路上使用城区 NOP+服务,还可以共享任何城镇其他用户已开通的心愿路线。

按照计划,到2023年底,蔚来将开通6万公里城区领航里程;到2024年3月31号,开通20万公里;到2024年第二季度,将累计开通40万公里。

为什么蔚来城区NOP+开放,重点在于“程”,而非“城”?核心还是在于蔚来的用户思维和长期主义。

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以上海市区高精地图覆盖范围,以及不同数量级的、用户验证过的路线举例:“1000条的时候跟高精覆盖基本比较像,10000条的时候就已经大大超过了高精地图,而上海高精地图开通之后,我们还有30%的用户没有被覆盖。”

显然,开“程”与开“城”的意义不同,前者更深入庞大,注重每个用户的长期和实际体验;后者相对粗浅,带给用户的体验无法兼顾。

而蔚来智驾有强大的通用泛化能力,新一代静态感知网络NADLane 2.0可实时感知路口信息,无需高精地图;云端大模型NADWWM,提升车辆感知性能;分层价值网络NADHVN,提升交互能力。

“NAD 群体智能系统车队的分布式算力已达38100POPS,这使得蔚来NOP+可以实现有图无图均可用、全域可用、实时进化等能力”,任少卿说。

蔚来从NT2平台开始,对基于NT2平台的车型部署了4 颗英伟达 Orin 芯片,其中2颗主控芯片,1颗冗余芯片,1颗训练芯片。

而在今年4月,蔚来将 ADAM 升级为了“ADAM CCC”超算集群。眼下,基于蔚来ADAM CCC,这颗训练芯片将在开“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任少卿说:“这颗芯片就是为了组建群体智能的系统,它通过在车端的算力,能实时对城区包括高速的功能做验证。而且蔚来可以在用户无感和不影响其他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做这样的事情。”

从这些来看,蔚来围绕NOP+的每一步部署和创新,依然基于长期主义理念和用户视角来进行,而非简单的技术和装备比拼。

NIO Link全景互联

蔚来同时发布的,还有以车为中心的数字互联技术体系:NIO Link蔚来全景互联。NIO Link通过软硬件一体、端云协同、全链路安全且开放的移动互联技术体系,实现了包括NIO Phone在内的各设备融合,围绕用户的用车生活,创造更好的移动互联体验。

在电池系统方面,蔚来基于换电思考去做电池包,基于电芯思考去做通用电芯。李斌认为,电池的终极成本是:制造成本+回收成本+资金成本+不能回收的材料的损耗,这是基于换电逻辑的终极思考。因此蔚来建立了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研发体系,确保未来电池包的行业先进性。

蔚来全球首发了三元铁锂的电池系统,结构上做了很多创新,能够让电池电量预测精度误差小于2%,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性能也有明显提升。

蔚来将电池包和车实现解耦,这是蔚来可以单独分层解耦净化的一个能力。同时发布会现场展示的一张电池包照片也暗示,蔚来全新自研电池包也在稳步推进中。李斌没有透露这款电池的发布时间,只表示照片是在半年前实地拍摄的。或许,这款电池将在今年的NIO DAY上正式亮相。

李斌还透露了在2015年时,因为买不到高性能电机,只好组建蔚来自己的电驱团队。如今经过8年多的发展,蔚来已经掌握围绕电驱和高压系统的完备自研能力和八大核心能力,开发迭代了6款高性能电驱产品。这又是蔚来创新研发的一大体现。

从整体意义上看,智能电动汽车正在成为移动互联新的流量入口,小米等科技企业也开始涉足智能电动汽车,而蔚来通过底层创新,加以持续不断地技术投入,已经率先占位。

蔚来手机NIO Phone

除了上述全栈自研技术亮点,蔚来在NIO IN上又一创新成果展示,就是全新产品蔚来手机NIO Phone的发布。

蔚来将之定义为“一部为蔚来车主而生的手机”,对于NIO Phone的性能,李斌说“谈不上遥遥领先,但非常好用”。

李斌介绍,NIO Phone造型设计延续了蔚来汽车的设计,在外观配色上也是与蔚来旗下的几款主力车型保持一致。

在配置方面,NIO Phone采用了高通骁龙8 Gen 2领先版芯片,手机最高可以选择16GB+1TB的内存与储存组合;配备2K分辨率的6.81英寸曲面屏,支持1—120Hz可变刷新率。采用三颗为5000万像素的广角、超广角、潜望长焦摄像头,具备2.8倍潜望长焦。搭载了5200mAh电池,支持66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和10W的无线反向充电。在操作方面,蔚来基于安卓系统开发了Sky UI,该系统无任何商业预装。

蔚来为什么要做手机?李斌的回答是:“我们的用户需要一款与蔚来的汽车无缝连接的手机。NIO Phone和车端是无缝去底层打通的,所以它的底层体验应该是远超别的品牌手机,也远超传统车钥匙。”

除此之外,NIO Phone对于蔚来汽车来说,更大的价值在于车控。

“我们做了一个专门用来做车控的键,在手机左侧,按一下,控制车辆的界面就出来了。这个键的优先级很高,基本无论在什么界面都可以一键调出。李斌称,这个按键可以一键直达直达所有与控车有关的功能,包括30项,涵盖车辆定位、解锁关锁、调节空调、开关窗户、车辆召唤等等。

这些功能在蔚来APP里同样可以实现,但与之不同的是,蔚来手机使用蓝牙技术,速度会比走云端的APP更快,同时像解锁、车辆召唤这些功能,没有网络也能完成。

这里体现了NIO Phone诞生背后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科技领域,手机的创新能力在下降,智能电动汽车正在重新带领汽车回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智能手机是上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的载体,智能电动汽车将成为下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的载体,智能电动汽车的出现为移动互联带来了更大的想象力和发展空间。

我们不得不承认,智能手机和燃油车一样,很难再有更大的创新空间,而智能手机叠加智能电动车来进行创新,将使移动互联和车机互联生态进行融合。

当车机互联和移动互联的深度融合,为下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创新奠定生态环境,无论是手机企业造车,还是智能电动车造手机,都将极大提升这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用户体验,进而形成更具规模的科技创新企业。

可以看出,从全栈技术到创新产品,蔚来在走一条遵循长期主义的创新之路。因为投入不菲,这条路可能在短期很难取得盈利回报,但创新能让企业保持肌体健康,这是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符合蔚来的长期主义理念。

蔚来是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一个独特的样本,其用户企业和科技公司的双重身份,其创新和领先,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样本。

相关阅读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